首页
关于本刊
编委会
在线投稿
过刊浏览
欢迎订阅
相关下载
基本常识
English
远程投稿必读
作者用户功能
审稿用户功能
常见问题解答
摘要点击排行前10名
(331908)
密西西比型(MVT)铅锌矿床研究进展
(58615)
川西可尔因锂矿田云母矿物化学及稀有金属成矿和找矿指示
(40182)
锗的地球化学及资源储备展望
(30376)
花岗岩与金铜及钨锡成矿的关系
(28385)
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地质、蚀变与成矿
(19137)
LA-MC-ICP-MS锆石微区原位U-Pb定年技术
(18897)
浅议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
(18463)
试论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
(16595)
冈底斯斑岩铜矿(化)带:西藏第二条“玉龙”铜矿带?
(14990)
全文下载排行前10名
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地质、蚀变与成矿
(49672)
新疆阿舍勒铜锌矿区(潜)火山岩LA-MC-ICP-MS 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30456)
扬子陆块北缘马元铅锌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
(23550)
湘东锡田A型花岗岩的年代学、Hf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21706)
金矿床中金与黄铁矿和毒砂的关系
(19434)
紫金山矿集区地质特征、矿床模型与勘查实践
(16107)
青海沱沱河多才玛特大型Pb-Zn矿床——定位预测方法与找矿突破过程
(15932)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及其指示意义
(14755)
山西刁泉银铜多金属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13383)
密西西比型(MVT)铅锌矿床研究进展
(12309)
全文快速搜索:
文章编号
中文标题
英文标题
作者英文名
作者中文名
单位中文名
单位英文名
中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基金项目
高级搜索
最新出刊: 2022年第3期
兴蒙造山带中与古亚洲洋演化有关的成矿系统初步研究
[338]
朱永峰,张云迪,蒋久阳,陆国隆
[摘要]
[PDF]
陕西宁强县中坝锰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模式
[272]
纪冬平,王朋,高政伟,仇金林,江宏君,程博兴,王淮
[摘要]
[PDF]
福建南部大矾山蚀变岩帽的明矾石特征及其找矿指示
[210]
孙衍东,谢桂青,陈静
[摘要]
[PDF]
广西贵港新民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
[216]
陈港,陈懋弘,李杨林,王昱,吴启强
[摘要]
[PDF]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南缘早白垩世俯冲背景铅锌矿床的发现及其勘查指示意义
[230]
宋扬,唐菊兴,鲁洪涛,刘振宇,李宝龙,黄维平,郑明,李发桥,李子琛
[摘要]
[PDF]
粤东铁坑坳铁锡多金属矿床锆石及锡石U-Pb年代学、Nd-Hf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157]
张志涛,柯昌辉,徐林刚,马收先,陈懋弘,叶会寿,潘玉峰
[摘要]
[PDF]
云南省澜沧县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与成矿过程探讨
[146]
张民,谭伟,何显川,赵甫峰,罗莲英
[摘要]
[PDF]
四川沐川地区中三叠统凝灰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145]
文俊,任光明,庞维华,赵俊兴
[摘要]
[PDF]
新疆东天山天宇铜镍硫化物矿床金云母Ar-Ar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129]
王晓青,段士刚,陈小龙,高坡
[摘要]
[PDF]
甘肃敦煌小独山西钨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分析
[149]
张鸣远,刘战庆,崔丰智,李瑞霜,席昊,陈玉峰,陶超群,岑炬标
[摘要]
[PDF]
西昆仑沃克金矿床地质特征、金的赋存状态及矿床成因探讨
[220]
冯京,徐仕琪,邓军,何福保,薛小龙,尹得功,薛春纪,郝延海,李平,赵同阳
[摘要]
[PDF]
基于pXRF的荞麦山铜多金属矿床元素富集规律研究
[144]
张明明,龙瑾潇,周国玉,焦峻嵚,方红东
[摘要]
[PDF]
ISSN0258-7106,CN11-1965/P
1982年创刊 双月刊
更多>>
“川滇黔及三江地区多金属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专辑征稿启事
[2021/9/26]
我刊新一届编委会名单
[2021/2/19]
“高温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专辑欢迎投稿
[2021/2/19]
“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专辑征稿启事
[2020/4/14]
2015年《矿床地质》参考文献表的变化(需翻译中文文献)
[2014/12/4]
被引频次排行前10名
LA-MC-ICP-MS锆石微区原位U-Pb定年技术
(234)
浅议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
(160)
试论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
(138)
论华南地区中生代3次大规模成矿作用
(134)
埃达克岩:斑岩铜矿的一种可能的重要含矿母岩——以西藏和智利斑岩铜矿为例
(120)
冈底斯斑岩铜矿(化)带:西藏第二条“玉龙”铜矿带?
(117)
中国东部大规模成矿时限及其动力学背景的初步探讨
(108)
东秦岭钼矿类型、特征、成矿时代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101)
冈底斯斑岩铜矿成矿时代及青藏高原隆升
(98)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Ⅱ.晚碰撞转换成矿作用
(9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知网(CNKI)
岩石学报
地质学报
地质论评
岩石矿物学杂志
中国地质
岩矿测试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中国地学期刊门户网
地质通报
您是第
230016674
位访问者 京ICP备05032737号-5 京公网 安备110102004559
版权所有:《矿床地质》编辑部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地 址: 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6号 邮编:100037 电话:010-68327284;010-68999546 E-mail: minerald@vip.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
手机扫一扫